说起最近几年生孩子这事儿,全国各地都挺发愁的。啥老龄化啦、生育率下降啦,听着就让人头大。
可偏偏有个地方不按套路出牌——广东!
别看大家都在催生,广东这边却是一副“我自岿然不动”的样子,新生儿数量一骑绝尘,全国第一,一连七年没掉过队。
你要问为啥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神奇操作,让人生娃变成一种“风潮”。
先说人口这块。广东本身就是人口大省,这底子厚得很。
2024年光是16到59岁的年轻人,占比就超过六成半,比全国平均还高不少。这些正值结婚、生娃黄金期的小伙伴,可不是纸上谈兵,全是真刀真枪在生活。
而且每年都有大批外地小伙、小姑娘往这里扎堆,就像孔雀东南飞一样。今年净流入五十多万人,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,有劲头、有想法那种。不夸张地说,不少工厂夫妻宿舍排队等着当爸妈,“龙华电子厂90后夫妻占比60%”可不是段子,是现实!
再看看新生儿数据,比如东莞长安镇,新出生宝宝里非本地户口的竟然占七成多。难怪有人调侃:“东莞工厂快变‘产房’了!”
除了人口红利,还有文化基因作支撑。粤东潮汕地区,那可是出了名的“多子多福”,族谱不能断、男丁祭祖这些观念,在很多家庭根深蒂固。有位林伯家里三代同堂11口人,两兄弟各自带仨娃,说起来还挺骄傲:“我们家香火旺!”
潮汕那边出生率直接干到10.7‰,把珠三角甩开好几条街。在那里,多养几个孩子不仅是传统,更是家族荣誉和面子的象征。
但别以为整个广东都是这样,也有另一股风气——珠三角城市玩的是精英路线,高学历家庭更讲究质量胜于数量。不过,他们也没闲着,比如深圳南山科技园那些互联网公司高管,好几个二胎家庭,人家公司福利杠杠滴:工资照发、托育补贴到账,还有博士毕业能拿就业奖励……直接给年轻爸妈吃颗定心丸,不怕没人敢要二宝!
当然,说到实打实的钱,那也是一把好手。从省级政策一直砸到村级红包,各种奖励层出不穷:
- 省里搞百万英才计划,把大学毕业生留住;
- 深圳新引进人才,每个孩子一次性给3000元;
- 广州黄埔区三孩最高5万补助;
- 村里的更狠,广州白云区南岭村结婚奖4万、生仨再奖3万,有些地方甚至包奶粉钱包到3岁……
这些钱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,但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太香了。“养不起”这个顾虑被狠狠拍死在沙滩上,小县城农村尤其受用,所以愿意拼的人越来越多。
顺便八卦一下,其它地方也有亮点,比如西藏出生率特别高,但总人数跟不上(只有370万人),一年新生儿还不到广东一个零头。而且西藏主要靠财政兜底,各种假期福利拉满;反观广东更多靠市场吸引力和产业机会,这两套打法完全不同,一个靠政策喂饭,一个自己造血输血,各有千秋吧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再牛的政策也挡不住现实压力。有网友爆料深圳四胞胎妈妈李霞一家月入1万,要供6口人挤两居室,“奶粉钱比房租贵”。你品,你细品,现在深圳户籍人口的实际生育率已经低于全省平均数,就是因为生活成本太吓人了呗!谁敢轻易下决定?
所以啊,看似热闹背后其实暗流涌动。哪怕国家现在下场,每个小孩每年3600元现金补贴,还喊出了“一胎5万、二胎10万”的狠话,可真正让大家安心大胆去当父母,还得住房教育医疗一起跟上才行。不然只会让肯拼的人更累,不想拼的人还是选择躺平罢工……
回过头来看,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留在或跑来广东扎根?除了经济机会,更重要的是这里对年轻人的友好度和活力氛围。从老传统,到现代职场,从村庄土办法,到城市创新招数,全方位激励了一波又一波“小太阳”诞生,也算中国应对人口挑战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吧!
未来会不会更多地方学着做,把活力转化为动力,让大家既敢要,又能养得起呢?
评论区聊聊,你觉得现在鼓励大家多要孩子还有用吗?你身边有没有勇敢冲刺“三孩”“四孩”的朋友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见闻~
#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#
股票怎么杠杆,合法的配资平台有哪些,股票账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